| 
  
 
  | 
		古人的刷牙方法及牙齿的防护2014-02-15 
早在先秦时期,人们就掌握了一些护齿方法。在《礼记》中有“鸡 
初鸣,咸漱”的记载,可见在清晨漱口是当时的一种洁牙方法。古 
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、醋、盐水、茶水等。酒、醋、盐水等有解 
毒杀菌的作用,而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,可以防蛀,保持口腔清 
洁卫生。 
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提到叩齿健齿法,即上下齿轻轻 
相互叩击,此法至今仍有人奉行,且证实有效,其机理是通过叩齿 
给予齿龈以适度的刺激,促进牙周血液循环,预防牙周疾患,以达 
到固齿的目的。清代的乾隆皇帝活到了89岁,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 
长的帝王,他在晚年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时就提到了“齿常叩”, 
步入暮年牙齿依然康健,可以吃许多老年人都已咬不动的食物。 
西晋时出现了“牙签”的记载。晋代陆云在致其兄的书信里有“一 
日行曹公器物,有剔牙签,今以一枚寄兄”之语,其制法虽不详, 
但可看出牙签在当时尚属稀罕之物。 
我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,在晚唐时期,人们会把杨柳枝泡在 
水里,要用的时候,用牙齿咬开杨柳枝,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 
来,好像细小的木梳齿,古语“晨嚼齿木”自此诞生。后来,考古 
学家在辽代的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,它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 
牙刷实物,距今已有1000多年。而牙刷一词的出现,始于元代,主 
要在上层社会中使用,价钱昂贵。用的药物主要是盐,还加其余几 
味中药研制而成,如金银花、藿香、茯苓等。 
  | 
        
	
  |